作者:admin 時間:2022-04-09
在軟件可靠性的研究中,軟件可靠性評估模型占有重要的位置。從 1972 由 Jelinske 和 Moranda模型提出第一個軟件可靠性模型到現在,大約有 100 多個軟件可靠性模型公開發表。這些模型有如下兩個共同的特點:
1) 與所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無關。根據同一規格說明書使用不同的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的軟件,應用同一軟件可靠性模型作評估或預測時,所得結果應是同樣的。
2) 與使用的具體的軟件開發方法無關。雖然用結構化的方法設計的軟件比用非結構化方法設計的軟件可靠性高,但對于這種差異很難用一個模型來描述,因此,通常認為待評估的軟件系統是用最壞的方法開發出來的。
軟件可靠性模型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模型假設:如軟件失效的時間間隔是相互獨立的,測試環境代表實際的操作剖面,所有軟件失效造成的后果是相同的等等。
2) 性能度量:如軟件的可靠性、平均無故障時間、故障率等。
3) 參數估計:根據已有的軟件失效數據,對模型中的未知參數做出估計,所用的方法主要有大似然估計法、最小二乘法等數理統計方法。
4) 數據要求:軟件可靠性模型需要有的數據作為輸入,不同的模型要求的數據形式有所不同。
對于軟件可靠性模型的分類,可以依據模型的假設、適用的階段、采用的數學方法、測試空間等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下面是Ramamoorthy 和 Bastani 提出的根據模型的應用階段來分類的結果。
1) 軟件開發階段:J-M 模型、Shooman 模型、Littlewood-Verral 模型、Musa 模型等。
2) 軟件驗證階段:Nelson 模型。
3) 軟件操作運行階段:馬爾可夫過程模型。
4) 軟件測試階段:Seeding 模型、Mills 模型。
版權所有© 國可工軟科技有限公司 滬ICP備2020030271號